我的账户
虎丘便民网

自媒体资讯干货

亲爱的游客,欢迎!

已有账号,请

立即登录

如尚未注册?

加入我们
  • 客服电话
    点击联系客服

    在线时间:8:00-16:00

    客服电话

    400-000-0000

    电子邮件

    xjubao@163.com
  • APP下载

    虎丘便民网APP

    随时随地掌握行业动态

  • 官方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虎丘便民网公众号

虎丘便民网 网站首页 资讯列表 资讯内容

海军造船陆军用:至投降前的日本造平顶船全集及简介(补漏2)

2021-08-02 发布于 虎丘便民网
酒店地面防滑

由于前文第506篇存在缺漏,尤其是战争后期建造的护航航空母舰和两栖攻击舰(准航母),特以本文补漏并追加介绍日本陆军的两栖攻击舰。

总体来说,日本陆军建造的所谓“航空母舰”包括以“丙型特殊船”和“M型丙型特殊船”为代表的早期两栖攻击舰,以及以TL型油轮为基础改造成的简易商船航空母舰。“丙型特殊船”一般以战前完工的大型货轮改造,除了可以携带飞机,还可以携带一定数量的大发,用于登陆作战或支援登陆作战,毕竟陆军的主要战场还是在陆地上。从这个意义上说,“丙型特殊船”的建造目标不是跟海军抢生意,而是弥补海军在登陆环节可能为了保船而跑路的“重大隐患”,这种事情连登陆瓜岛的美军都曾经遇到过。

一、陆军建成舰:丙型特殊船

3、“饶津丸”(Nigitsu Maru):

“绕津丸”是秋津丸级“丙型特殊船”二号舰,1941年6月开工,1942年下水,1943年3月完工服役。1944年1月12日在执行运输任务时,被美军潜艇“无须鳕”号(USS Hake, SS-256)发射的鱼雷击沉,船上574名乘员阵亡,其余被护航驱逐舰救起回到日本。

图1. “秋津丸”号上的两架三式联络机,右侧近处还有一架

图2. “秋津丸”号和船尾的一架三式联络机

图3. 三式联络机,其外形类似德国的“鹳”式观测机

“丙型特殊船”没有专用机库,飞行甲板也过于短小的甲板且没有降落装置,使得该船只能起飞并不能降落飞机。1944年7月,总算在首艘“秋津丸”上安装了陆军自己研发出来的KX型阻拦装置,但即使如此,甲板上也只能够降落慢速的三式联络机(Kokusai Ki-76)和一种“自转旋翼飞机”( autogyro )“力号观测机”(Kayaba Ka-1)。实际上,该舰作为航母时只能有效使用8架飞机,作为飞机运输船可以装载30架。

图4. 可用于秋津丸级上的自旋翼飞机Ka-1

图5. 日本陆军正在测试Ka-1,这架飞机显然具有直升机的特征

图6. 模型彩绘,双座版的ka-2型力号观测机

图7. 观测机的空中姿态,不过这玩意似乎也有欧洲血统

通常“秋津丸”被用作陆军登陆提供空中掩护,或执行飞机运送任务。1944年11月15日,“秋津丸”被美军潜艇“皇后鱼”号(Queenfish)击沉,船上运输的包括陆军第64步兵联队在内,共计2046名乘员阵亡。

秋津丸级排水11800吨,动力虽然只有5600马力,航速达20节,可以被认为是世界上第一种的两栖攻击舰(Amphibious Assault ships)。

图8. 陆军造“丙型特殊船”,带有两栖登陆舰性质的一种辅助舰船

二、陆军未建成舰:商船航空母舰山汐丸级

战争进入中后期,日本从南洋掠夺资源并输送回国的海上航线愈发受到盟军潜艇部队的威胁,大量的商船甚至一部分护航船也被击沉。保护航线最有效的方式还是航空兵,即使不能有效击沉,至少也能吓退潜艇。因此,日本陆军也开始把心思花到改造大型舰船上面来。

跟海军一样,当时最合适的载体就是战时建造的TL型油轮,毕竟吨位又大,建造也快。但是跟海军选择的1TL型不同,陆军选择的是航速更慢,建造更简便快捷的2TL型(详见:142. 输在船厂里的战争,日本战时标准船)。如果说“丙型特殊船”还勉强能算作陆军管辖的两栖攻击舰,那么“山汐丸”这样的商船航空母舰就是在明目张胆地抢海军的生意了。

4、“山汐丸”(Yamashiro Maru)

图9. 陆军改造的护航航空母舰“山汐丸”

图10. 可能是同一张照片的不同色调,可以提供更多的细节

1944年7月,陆军预想的护航航母中的第一艘“山汐丸”在三菱横滨造船厂开工, 与其他陆军空母自带两栖登陆舰属性不同,“山汐丸”是完全按护航航空母舰的标准设计的,没有搭载任何登陆舟艇,但是显然有吸取之前改造“秋津丸”的经验。

“山汐丸”全长达到148米,宽20.48米,吃水9.1米,排水量15864吨。飞行甲板采用全通长直型,总长度达到了125米,宽23米,配备一台升降机,没有突出甲板的上层建筑和舰桥,布置和其他日本轻型航母无二,拦阻索也是陆军自己研发的KX型。

图11. “山汐丸”模型作品

船体的整体设计上有大量简化构造,以直线型取代曲线以节省人力物力,动力上只装备了一台4500马力齿轮减速蒸汽轮机配2台锅炉,单轴推进,航速15节,续航力9,000海里/13节。整体 布局更像是“秋津丸”和海军航空母舰的杂交体,在“规范化”的同时保留了陆军航母前后的多边形炮台,同时模仿早期航母把烟道水平布置,在艉部排烟。

图12. “山汐丸”特设航空母舰的模型,注意尾部的排烟烟囱

同时,山汐丸级依旧保留了运输10000吨重油的能力,因此可以定义为“商船航母”(Merchant aircraft carrier,MAC)而不是护航航母(后者不载货),可对应的只有英国的MAC船。

舰载机方面,仍然是三式观测机(Ki-76),由日本国际航空工业株式会社制造。日本人自称是完全国产,但是跟德国人的Fi-156外形高度相似。

图13. 萌化版的三式观测机

图14. 德国Fi-176“鹳”式观测联络机,可见两者相似度有多高

三式观测机的优势在于尺寸小(9.56 x 15米),全重仅1.54吨,动力仅有280马力,导致速度极其低下——只有每小时178公里——还不如德国人的Fi-156(最出名的行动就是斯科尔兹内解救墨索里尼),但是优点也很明显,起飞跑道只需要70米,正适合这种半路出家的商船航空母舰。

图15. 营救成功后,斯科尔兹内和墨索里尼二人就硬塞进Fi-176一起飞离

航空武器方面,只有1挺7.7毫米航空机枪和2枚30公斤的小型炸弹,勉强可以拿来吓唬吓唬潜艇——其实也够了,一般潜艇观测到飞机都会采取紧急下潜,很少跟飞机硬扛——日本人显然就像利用这种心理。

山汐丸级预计装备了两门4.7英寸反潜迫击炮,8座双联装九六式防空机关炮和两条深水炸弹滑轨,为了反潜,还装备了声呐。船员定员221人,陆军只提供包括航空人员、炮手等军事相关人员,其他均是民间船员,船只本身名义上也是山下汽船社的财产,因此归类为“特设航空母舰”,即利用民间船只临时用作军事用途的情况。

图16. 特设航空母舰“山汐丸”的线图

战时标准船的特点就是建造速度更快,首艘2TL型油轮“山汐丸”于1944年7月19日在三菱重工横滨造船厂开工,1944年11月14日下水进入舾装阶段。由于美军接连不断的空袭和严重的材料不足,直到1945年1月27日完成舰体和设备的安装后搁置,名义上勉强算作完工,但是,原设计的武器没有安装。由于油料来源断绝,陆军甚至已经在考虑把船体再次改成燃煤锅炉转业为运输船,这一点倒是跟海军十分相似。

图17. 另外一个制作比较简单的“山汐丸”模型作品

1945年2月17日,美机轰炸了横滨造船厂, 闲置的“山汐丸”被一枚500磅炸弹命中,艉部断裂而报废。日本投降之后,盟军将“山汐丸”浮起,系留在横浜港内等待拆解。搞笑的是她随后取得了历史上日本陆军在海上作战的最大战果——1946年3月6日基本完工的海军靶舰“大指”号(Ōsashi)失去控制撞上“山汐丸”沉没。

图18. 1946年面临拆解之前的“山汐丸”,虽有航母外观,却无航母之实

图19. 美军接收后的“山汐丸”,可见根本没有安装防空炮

1946年7月,盟军司令部下令解体“山汐丸”,但在解体过程中,船艏部断裂导致沉没,船厂只得就地灌入水泥作为岸壁,断裂的部分则因为阻挡了船台使用而被拆毁。“山汐丸”的一个锚在2008年出土,随后作为展品留存。

图20. “山汐丸”的一个锚

二号舰“ 千种丸”(Chigusa Maru)于9月11日也是在横滨造船厂开工,12月29日下水,1945年3月23日被搁置,后在空袭中被击沉。战后缺乏船只的日本将其打捞回用。

三号舰“瑞云丸”(Zuiun Maru)没有下水,战后重新开工建成普通商船。

图21. 战后建成的“千种丸”

图22. 战后建成的“瑞云丸”

1

鲜花
1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该文章已有0人参与评论

请发表评论

全部评论

相关阅读

  • 虎丘便民网
    1970-01-01
  • 虎丘便民网
    1970-01-01
  • 虎丘便民网
    1970-01-01
  • 虎丘便民网
    1970-01-01
  • 虎丘便民网
    1970-01-01
  • 虎丘便民网
    1970-01-01
虎丘便民网

扫一扫二维码关注我们Get最新资讯

相关分类
热点推荐
关注我们
虎丘便民网与您同行

客服电话:400-000-0000

客服邮箱:xjubao@163.com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虎丘便民网 版权所有

Powered by 虎丘便民网 X1.0@ 2015-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