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城交友 谁知竹西路,歌吹是扬州。 自古扬州多美女,古代之扬州既是一座繁华的大城市,也是“温柔富贵之乡”,仕女画有着悠久的传统。 澎湃新闻获悉,5月25日,“素影清风遣淡香——扬州博物馆藏仕女画特展”将在扬州博物馆对外展出,展览汇集了扬州博物馆馆藏仕女画精品65件(套),时间跨度从清代初期至近现代。所展画作形式多样题材丰富,部分取材于现实生活,或为庭园弈棋,或为竹林抚琴,或为红袖添香;部分源于神话传说,或为麻姑献寿,或为钟馗嫁妹……无不神情毕肖,风格秀逸,尽显古代仕女闲逸的生活百态和丰富的内心世界。 《添香仕女图》(局部) 清·汪圻 扬州博物馆藏 “素影清风遣淡香——扬州博物馆藏仕女画特展”现场 佳人在侧——仕女生活 “美人一何丽,颜若芙蓉花。”清代商业化的快速发展,审美观念越来越贴近普通文人大众,姿态绰约、意境优雅的仕女画作品越来越受到社会的欢迎,其地位甚至与山水、花鸟等题材比肩,女子的刻画也不再局限于宫廷贵妇,仕女画的题材内容也走近日常,或对镜梳妆、或泛舟消夏、或弈棋品梅,如佳人在侧,似水流年,妆点着文人墨客的悠闲时光。 《倚梅仕女图》 清·费以耕 扬州博物馆藏 《倚梅仕女图》 清·费以耕 扬州博物馆藏 《倚梅仕女图》 清·费以耕 扬州博物馆藏 《添香仕女图》 清·汪圻 扬州博物馆藏 (建议横屏欣赏) 《揽鑑仕女图》 清·汪圻 扬州博物馆藏 《可怜最是牵衣女图》 清·钱慧安 扬州博物馆藏题识:可怜最是牵衣女,说道邻家午饭香。随园句仿白阳山人笔,清溪樵子钱慧安。钤印:吉生(朱文) 图中一农妇肩担耕锄正欲去劳作,却被身后孩儿紧紧拽住衣襟。人物神情生动,生活的无奈与对孩儿的依依不舍之情被刻画得淋漓尽致。身后高树枝叶萧瑟,用简洁的线条勾勒屋舍一角,愈加映衬出这份悲凉之感。 《月夜仕女图》 清·王素 扬州博物馆藏题识:爱月夜眠迟溥(pǔ)泉大兄大人雅正。王素。钤印:小梅(朱文)、子献心赏(朱文) 高大的梧桐树下,一女子倚坐在山石上,面带微笑,似在沉思。另一侧一垂髻小儿手执纨扇,倚靠石鼓沉睡正酣。空中一轮明月半掩在葱郁的梧桐叶下,笔法细腻,色调清雅,描画出一幅宁静、幽远的月夜美景图。 《插梅仕女图》 清·改琦 扬州博物馆藏题识:瓶似美人耸玉肩,晓来新汲白沙泉。山家寒尽无余事,插了梅花便过年。七芗(xiāng)旧句。钤印:七芗(朱文) 画中一女子正欲将一束梅花插入花瓶,对面席坐一儒士。画面人物造型既简洁又准确。笔法工细精谨,线条流畅圆劲,画中湖石精心勾勒晕染,结构造型与质感表现得淋漓尽致,更增加了画面的幽静和清雅。 神女仙姿——传说故事里的神女 随着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画家开始关注一些现实的社会问题,去描绘人们所喜闻乐见的事物,“神话传说”更多反映吉祥如意类的题材,神仙们以多种和蔼可亲的形象出现,散发着世俗的情调,体现民间文化信仰,表达出人们追求幸福安康的美好意愿。 《麻姑进酒图》 清·黄慎 扬州博物馆藏题识:雍正八年春二月图 瘿(yǐng)瓢山人。钤印:黄慎字恭寿(白文) 黄慎一生画了大量的麻姑像,麻姑为道教人物,画中的形象多为乘鹤、骑鹿,手捧仙桃、美酒、佛手等物,取吉祥长寿之意。此幅作品即是蟠桃盛会时,麻姑以自酿灵芝药酒为王母献寿的情景。画作笔法率意灵动,形神兼备。麻姑瓜子脸,细眉小眼,削肩细腰,头绾高髻,发丝清晰,衣纹变化多姿,表现出衣衫轻柔的质感。黄慎早年以画肖像画为生,到扬州后,写生技艺与造型能力更趋成熟,为黄慎四十四岁时的作品。 《钟馗嫁妹图》 清·陈若木、吴让之 扬州博物馆藏钤印:让之(朱文)。 此扇页为陈崇光绘画,吴熙载题跋。画面上,由小鬼组成的送亲队伍浩浩荡荡,占据大幅画面。小鬼姿貌、神情各异。扛旗举幡者,敲锣打鼓者,背抬嫁妆者,打闹摔倒者,三五成群,可谓丑态百出,热闹非凡。队伍后部,钟馗之妹着大红衣衫坐于车内,钟馗骑驴策鞭跟随其后。整个画面弥漫着灰黑色的云雾,制造着诡异的气氛。布景疏密有致,线条细腻,局部敷以重彩,细节描绘栩栩如生。 《钟馗嫁妹图》 清·王素 扬州博物馆藏 《钟馗嫁妹图》 清·唐淳 扬州博物馆藏 “素影清风遣淡香——扬州博物馆藏仕女画特展”现场 素影清风遣淡香——扬州博物馆藏仕女画特展 展期:2022年5月25日开展 地点:扬州博物馆二楼书画厅 (本文综合自扬州博物馆相关资料。) ![]() |
1
![]() 鲜花 |
1
![]() 握手 |
![]() 雷人 |
![]() 路过 |
![]() 鸡蛋 |
业界动态|虎丘便民网
2025-04-26
2025-04-26
2025-04-26
2025-04-26
2025-04-26
请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