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围挡 “建功新时代奋进新征程”记者走基层 9月10日,农历八月十五。 这一天,对AG600“鲲龙”和项目团队来说,不仅是传统的中秋佳节,还因在珠海、荆门两地同日分别完成型号既定飞行科目而更加具有纪念意义。 9时36分,AG600M(1005架)从珠海金湾机场起飞,空中平稳飞行22分钟后降落,标志着第二架AG600M陆上首飞成功;9时38分,AG600M(1003架)由荆门漳河机场入水滑行起飞,顺利完成当日投汲水试验试飞科目。 AG600M(1003机)由牵引车牵引出库 技术交底会和飞前准备会后,针对试飞任务单与各保障单位进行详细交流 机务保障人员向机组人员汇报飞机状况 机组人员登机前检查 当我们一同见证过AG600(1001架)以一年下线、一年陆上首飞、一年水上首飞、一年海上首飞的成绩不断“刷新”国产民机研制的进程后,不禁对AG600M“鲲龙”全状态新构型灭火机能够在三个月内完成陆上首飞到水上首飞产生了好奇—— 这样的“加速度”是如何实现的,背后又是怎样的一群人在支撑着这样的“实现”。 AG600M(1003机)开车,准备进行当天的试飞科目 完成注水后陆地起飞 进行水上飞行试飞科目 汲水试验 在水中转向 荆门漳河水库机场,一个外卖软件显示不在配送范围、打车软件叫车得不到任何回应,但却坐拥美丽湖景、十分适合露营垂钓的神奇地方。对“鲲龙”来说,漳河水库机场还是“机”生旅途中的重要一站,他们将在这里完成“职业生涯”中的一堂“必修课”——水上试验试飞科目。 面对新构型、新技术、新课题,试飞团队、科研团队、设计团队、机务保障团队集智攻坚,大家此刻关注的只有每日科研试飞任务的下达和执行。作为国产大飞机家族的一员,“鲲龙”同其他伙伴一样,也具有大协同的特点。因此,在这里召开的航前准备会更像是一场“技术交底会”,来自不同岗位的工作人员在会上直接对话,围绕某个技术问题展开激烈探讨,偶尔还会争得面红耳赤。就这样,在日复一日的发现问题、反馈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中,项目团队实现了各司其职,不断磨合,彼此成就,共同成长。 科研试飞任务完成,机务等待飞机归来,准备对飞机进行维护 试飞归来,机务人员对飞机进行检查 对完成了执飞任务的飞机再次进行全面细致的检查和维护也是每次飞行都要完成的重要环节,这是下一次安全飞行的基础。 作为国家航空应急救援体系建设急需的龙头装备,为了不负期待,早日走上“工作岗位”,“鲲龙”和项目团队早已淡忘了节假日的存在,手中的日历惟有每日的工作计划和节点倒排的提醒事项。 试飞机组与机务保障团队 型号科研长路漫漫,但在这一刻,我们好像找到了“鲲龙”成功入水的“秘诀”,也悟到了“鲲龙”加速度的答案 上下同欲者胜,风雨同舟者兴。 ![]() |
1
![]() 鲜花 |
1
![]() 握手 |
![]() 雷人 |
![]() 路过 |
![]() 鸡蛋 |
业界动态|虎丘便民网
2025-04-26
2025-04-26
2025-04-26
2025-04-26
2025-04-26
请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