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普论文查重 http://vpcs.cqvip.chachongz.com/ 楼市经历了各种“托盘”措施,例如限跌令、放松限购、鼓励买房、降低利率、减少首付比、房子销量不足、摊派公务员买房等以后,有些人开始怀疑了: 各地频频加大力度对楼市“大力扶持”,难道:地方财政,真的没钱了? 否则,为啥会出现公交停运、公职人员减少奖金或停发工资,甚至是地方财政重组这些匪夷所思的事件呢。 过去,我们超速发展的20年周期里,没有与之困难相关的历史,一旦这种困难真的发生,对我们的生活而言,究竟会造成什么影响? 先来了解一下地方财收的主要来源 很显然,一旦地方上的支出大于其主要收入,就会导致当地的财政进入困难期 目前,咱们地方的财政收入来源主要靠几个方面 1)企业收入和各类税收收入。 说白了就是与企业经营相关的各种利润分配各种课税。 2)出售土地使用权 也就是咱们经常口头上说的卖地收入 3)中央财政的调剂收入、补贴拨款以及其他收入。 这个收入,其实就是每年中央财政向地方拨的补助 三大主要收入咱们已经知道了,那支出项目呢? 地方的支出就多了,这里就讲讲他们的主要支出项。 上面说了,“上头”每年都会给地方上拨补助款,其实这个钱,不是凭空捏造出来的,而是地方每年按比例上缴的钱。 相当于:取之于地方、用之于地方了 当然了,地方上缴的这个支出还有划分和上缴比例的。 主要分为两个部分:税收收入和非税收收入 如果是上缴非税收收入,地方负责征收以后,在入库时,按照各地的情况转移支付给中央库,剩下的收入就划入自己的地方库。 上缴税收收入则不同,这个收入是有固定的比例的。 比如: 增值税划分比例是,中央75%、地方财政25%。 也就是说,地方每年从税收中获得的收入,实际留在手上的并不多。 而剩余的其他收入,在各级之间分配的比例,再由各地自己制定。 网上有数据统计,上海2020年,虽然在地方财政收入排名中、位居第一,但是,抛开卖地收入,上海那一年的财政收入(7046.3亿元),同比增长却是-1.7%。 由此可见,即便是这样一个被公认超强的经济体,经济状况位列首位,也会有财政困难的地方,相信很多人没有预料。 大城市的财收都如此,其他地方可想而知。 有人可能要担心了,地方没钱了,会发生什么状况? 如果一个地方的收入比支出少,也就是咱们经常在网上看到的专用名词——赤字,首先受影响的就是这个地方的债务上升。 比方说,你老家那地方搞基建需要用钱,这个钱大部分都是靠从政府借贷才能顺利开工的,如果地方财收不及支出,没钱,基建就只能停摆。 工人开不了工,就没钱消费;没有人消费,企业生产的东西就只能成为库存;老板卖不出去货就没钱发工资…又进一步抑制了消费… 整个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就会停滞 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不仅仅可能面临工资待遇停止上涨,还有可能面临失业的风险。 正如这一次,很多地方的公职人员突然面临减缩福利待遇一样,这种情况在一些地方会不会恶化到停发工资、停发福利,也不好说。 毕竟钱少了,勒紧裤腰带,还是有必要的。 再者,从地方财收方面的问题中,也能侧面说明当地房地产市场极大可能崩盘。毕竟,地方财收与房地产的关系实在是太密切。 咱们这里可以拿鹤岗说事,房价便宜到700一平照样几乎无人问津,能实现多少财收,想想便知。 不过,一旦如此,对普通人而言可能还有一个称不上好处的好处,起码,买房比以前容易多了。 以前价格贵,卖家筛选买家 现在房价低廉,买家随便挑 不过总的而言,一旦地方没钱,普通人就不可避免地要受到影响。毕竟经济发展好,才是出台相关福利待遇的基础。 至于影响几何? 寒冬来袭,华为任总最近的呼吁挺实际——“活下去” 既然看到这,就顺便点个赞吧 end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必删除! ![]() |
1
![]() 鲜花 |
1
![]() 握手 |
![]() 雷人 |
![]() 路过 |
![]() 鸡蛋 |
业界动态|虎丘便民网
2025-04-29
2025-04-29
2025-04-29
2025-04-29
2025-04-29
请发表评论